公务员考试常识:地理国情(322)

  1.

为了促进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8年国家科委组织实施了( )。

A.星火计划

B.火炬计划

C.丰收计划

D.燎原计划

2.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该规划( )。

A.明确了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B.鼓励人口向沿江、沿湾、沿海以及主要交通沿线、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大的关键点城镇集聚和转移

C.提出到2030年,力争长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D.鼓励适度改善人口增长速度,同时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

3.

从80年代开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增加我国的林木积蓄量

B.防止风沙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C.减少流入黄河的泥沙

D.要使北方的森林覆盖率赶上我国南方

4.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 )。

A.马里亚纳

B.齿舞群湖

C.贝加尔湖

D.黑海

5.

夏日雷雨过后,人们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其主要原因是( )。

A.雷雨过后,湿度增加

B.雷雨过程中气温快速下降

C.雷雨过程中雷电导致空气中的臭氧分子增加

D.雷雨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随着雨水降落到地面

查看答案与解析[page]

1.答案: B

解析:

火炬计划是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于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由科技部组织实施。火炬计划的宗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所以选B火炬计划。

2.答案: ABD

解析:

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到20**年,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故A正确,C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还提出优化城镇人口布局,引导和鼓励人口向沿江、沿湾、沿海以及主要交通沿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关键点城镇转移,适度改善人口增长速度,同时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B、D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B、D。

3.答案: B

解析:

我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由于干旱、风沙和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为了防止风沙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我国政府于1978年决定把“三北”防护林建设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C

解析: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平均深度730米,而在湖中央奥利霍岛以东的最深处达1620米,为世界湖泊的最深纪录。因此答案选C。A项马里亚纳是世界最深海沟,深逾万米,D项也是海洋,而不是湖泊,所以不选。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C

解析:

臭氧在低浓度下,具有一种特殊新鲜气味,吸了它使人神清气爽,而浓度稍高则具有特殊臭味。臭氧在地面附近大气层中含量极少,仅0.001ppm,海滨臭氧浓度为0.01-0.08ppm,因为雷击使空气中的氧(O2)转化为臭氧(O3),这就是海洋在雨后空气特别清新的根本原因。本题选C。

再来15题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12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