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临武:“第一校长”不是“摆设”

  

肖武刚为何有底气说出如此“大话”,还得从4年前说起。

当时,临武的高中教育状况并不好。 虽然人口有三十八万,但高中生却不足四千人。 优秀的学生出走,贫困家庭的学生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 恶性循环的结果又会影响义务教育的发展。

2011年10月26日,临武县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印发了《临武县县级领导和县级单位联络支援学校工作方案》,决定动员全县力量,用5至10个年发展学校。 临武市建设现代教育强县。 全县45名县级领导分别担任学校“第一校长”,124个县级单位联系帮扶全县52所完全小学及以上学校。 初级小学和教学点分别由所在乡镇党政管理。 领导联系。

这个“第一校长”不是摆设。

临武县委书记范如平曾担任县一中“第一任校长”。 新校舍建设已提上日程,列为县重点民生工程。 预计投资4亿元,占地520亩。 范如平亲自担任项目建设总指挥。 开工一年来,只要在县城,他每周至少到工地一次。 “新一中要成为全县的教育高地,让重视教育的理念深入到每家每户。” 范如萍说道。

124家县级单位(含企事业单位)扎实支持学校。 各单位对支校有班子、有规矩,办实事要纳入年终考核。

《方案》实施四年来,在县领导的重视和各单位的支持下,临武实现了“校有项目、单位办教育”的目标,解决了以下问题:城乡学校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从过去城乡教育的完全不对称到今天的“基本平衡”。

“临武县把教育列为第一民生工程,近年来,教育已占全县‘百项民生工程’的21个。” 临武县县长刘大祥告诉记者。

刘大祥说,临武城区四年来投资10亿元,改扩建高中1所、初中4所、小学5所。 新建初中2所、小学5所,新增学额2万个。 该县还筹集4.1亿元,对74所农村中小学进行合格学校改造,新建村小学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农村校办幼儿园88所。

学生开始大批返校。 在县城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农村中小学学生数量每年也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仅2013年和2014年,就有3700多名学生从广东郴州、长沙等地返回农村中学学习。

2013年,临武县还做出在全县范围内实行免费高中教育的决定。 财政部门每年安排2000万元以上。 与义务教育一样,对高中生实行“两免一补”,即免收学费、书本费,每名学生每月可获得200元左右的生活补贴。

 

标签:临武   农村   升学考试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167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