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观点题选对策就对吗?-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

  

【导读】

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判断推理题库之主旨观点题选对策就对吗?。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在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中主旨观点类的题目是必考题型,而其中选项的设置中仔细去观察的话对策类的选项是不少的,对策不仅是命题人所偏爱的,很多考生在没有深入理解的情况下也喜欢在选项中选对策。不可否认,在很多情况下的题目是优选对策选项,但这并不是一概而论的,不是选项中有对策必选,很多情况我们也是不会去选对策的,所以,对题目的问句,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大家一定要先转变自己的思维观念才能更好的做对题。那么什么时候不选对策?什么时候该选对策,对策又如何选呢?今天就带领大家透析对策常考题型。

一、选对策的具体情况题型

题型一:对策词直接引出对策

【例1】要想终结烟草研究参评科技奖的荒唐,已经不能光靠民间组织、一些有良知的科学家或相关人士的呼吁和反对。根本上,我们需要打破既有的控烟体系,切实加大控烟力度,扭转财税对烟草行业依赖的现状。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完善科技类荣誉评选的设计,避免给“中式烟草”之类的“伪科学”留下可以钻营的空间。最能准确复述文意的一项是:

A.目前的控烟体系和控烟力量不足杜绝“中式烟草”参评科技奖

B.要探索阻止烟草研究参评科技奖的多种途径

C.“中式烟草”参评科技奖是科技奖的耻辱

D.烟草研究参评科技奖是因为政府从烟草行业的税收中获利

【答案】B。解析:第一句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终结烟草研究参评科技奖,第二句“根本上,我们需要...除此之外...还要...”论述如何解决,即是由“需要”这个对策词引导的对策句,是本文的主题句,对比选项B项正是对文段的正确概括,当选;A是文段侧面反映的问题,仍停留在讲述问题的层面,非重点;C、D过度推断,排除。故答案为B。

除了本题中出现的对策词“需要”,考生还需注意“建议、要、亟须、应该、通过……方法、渠道、提倡、呼吁”等。文段中通过对策词提出对策做法,一般优先对策。

题型二:隐性主旨推对策

【例题2】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上浮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造成生态失衡。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染物质不断排入海洋、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为蓝藻的爆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的条件。

这段话意在强调:

A.谨防蓝藻上浮形成水华阻隔氧气进入水体

B.蓝藻爆发会影响生态平衡以及水资源开发

C.治理水体污染是控制蓝藻爆发的根本措施

D.适当引种蓝藻吸收氮磷元素以优化水环境

【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蓝藻上浮形成水华对生态造成的危害,接着分析了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了蓝藻的爆发。问题通过“问题+危害+原因”来论述,该类题型的主旨应针对原因提出对策,即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解决蓝藻上浮形成水华的问题,A项是针对危害之二提出的对策,概括不全面,排除。B项因果倒置,蓝藻爆发是水资源不合理开发的结果而不是原因。C项虽未直接说明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但是“治理水体污染”这一中间环节也是解决问题对策,符合主旨。D项对策无中生有。故答案为C项。

若文段中未明确给出对策,但是行文脉络是“问题+危害+原因、问题+危害、问题+原因、重要性+缺陷”,那么主旨是对策。

题型三:假设或条件引出对策

【例3】内容产业包括三个层次:信息、知识和智慧,报业更多是生产信息,出版业主要集中生产知识和智慧,生产信息的必然先于生产知识和智慧的受到互联网冲击。其实原先不少报纸有在知识层面生产的传统,但近年来,报纸的这一特色日益褪色。如果报纸不能从知识层面生产信息,只是在海量信息层面做文章,竞争不过新媒体是自然而然的事。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报业竞争不过新媒体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B.报业相比出版业更早受到互联网的冲击

C.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是其取胜的关键武器

D.今天报业欲生存应多在知识层面生产信息

【答案】D。文段首先指出报业主要是生产信息,所以先于生产知识和智慧的受到互联网冲击。接着指出原先报纸有在知识层面生产的传统,但近年来日益褪色。最后通过如果……不能,假设的方式提出对策,如果报纸不能从知识层面生产信息,竞争不过新媒体很自然。所以强调报纸要从知识层面生产信息,D选项符合主旨。其他选项均非对策。故答案为D。

通过这道例题我们可以看出有些文段是通过假设或条件提出对策,把假设的情况反过来就是文段想强调的主旨。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看选项中的对策时需要高度关注该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描述正确,如果不是该选项也是不能选择的。如果大家不能很好的去判断题目是否要选对策,提供一个方式,即可从我们的选项入手,反其道而行之,去理解题目判断是否需要选择此对策,则问题一目了然,迎刃而解。那说完选对策的情况,不选对策的情况就很好掌握了,我们具体看下。

二、不选对策的具体情况

通常文段是在讲积极影响、意义、重要性、优点等时,我们是不会选对策的。例如:

【例4】一个重公德、讲卫生、有礼貌的文明社会或文明城市,并不是靠“五讲四美”的群众运动或制定诸如吐痰罚款等措施所能建立起来的。倘使每个公民没有发自内心的需要,认为讲公德和自己的利益休戚相关,倘使没有这种公民意识的自觉,那么,无论依靠多么严厉的强制手段,也是无济于事的。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建设文明社会不能靠强制手段

B.公民意识对建设文明社会至关重要

C.公德与私利对于建设文明社会同等重要

D.参与公共事务是建设文明社会的重要途径

【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仅靠一些制度措施是建立不了一个文明城市,紧接着文段最后“公民没有发自内心的需要”、“没有公民意识”,仅靠手段是解决不了问题,强调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所以文段强调“公民的意识”对文明社会建设必不可少,因此体现此话题的只有B选项。故答案为B选项。

总结下,当文段主要讲问题、危害、对策时我们尽量选择对策,如果文段是在讲积极影响、意义、重要性、优点等时,我们一般是不会选对策的。以上就是主旨观点类题目什么时候选对策的总结,希望能帮助各位考生更加深入理解主旨观点题,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相关推荐:

主旨观点题也有小技巧

主旨观点题的解题小妙招

 

标签:判断推理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183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