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考试:刑事犯罪主体之自然人(法律知识考试:刑事诉讼之证据的分类)

  

今天事业单位考试题库网(6say.com)给各位分享法律知识考试:刑事犯罪主体之自然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法律知识考试:刑事诉讼之证据的分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法律知识考试:刑事犯罪主体之自然人

2、法律知识考试:刑事诉讼之证据的分类

3、法律知识考试: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的相关规定

4、法律知识考试:刑事责任年龄

法律知识考试:刑事犯罪主体之自然人 ♂ 法律知识考试:刑事犯罪主体之自然人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考试《刑事犯罪主体之自然人》,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在我们的公职考试中,刑法作为常考的法律之一,作为一部并非纯识记的法律,更加侧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多以案例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当中。那么在整个刑法当中,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之一刑事犯罪的主体又成为了考试当中的一个高频考点。在我们犯罪当中,自然人和单位皆有可能成为犯罪的主体,但以自然人犯罪占主流,所以我们的考试也更加喜欢考查自然人犯罪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刑事犯罪之自然人。

一、自然人之刑事责任年龄

1、无责任年龄:不满14周岁,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2、相对责任年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

5、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刑法所规定的周岁以生日的第二天为准。

二、自然人之刑事责任能力

1、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法院决定强制医疗。

2、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

注意:刑法对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三种情况做了特别规定:

第一,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其精神正常情况下实施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例题分析:

1、张某(15周岁,间歇性精神病患者)一日,心血来潮打起去利斯家偷东西的主意,结果在离开时被利斯发现,情急之下将利斯打成重伤逃跑,受了惊吓精神病发作,被警方抓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减轻处罚

B. 是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

C. 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15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刑事犯罪主体之自然人。张某15周岁,对于入室盗窃不用负刑事责任,后将主人打成重伤,属于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应负刑事责任。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张某在实施行为时并未发病,所以精神是正常的,需要负刑事责任,但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而言,应当从轻或者减轻,所以本题应该选C选项。

相关推荐:

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诉讼法修改亮点

法律知识考试:刑事诉讼之证据的分类 ♂ 法律知识考试:刑事诉讼之证据的分类 2018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 申论答题技巧 法律知识 政治知识 |科技知识 经济知识 |公基复习|行测题库考试题库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考试《刑事诉讼之证据的分类》,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材料。刑事证据的分类,其实就是刑事证据在学理上的分类,在对证据进行理论研究中,按照证据本身的不同特点,从不同角度在理论上将证据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很多同学这部分知识很陌生,接下来我们就分析刑事证据的分类。

1.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根据证据材料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是指来自原始出处,即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

传来证据是指不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

2.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根据证据是否能够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或者犯罪行为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为,可以将证据分为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有罪证据是指能够证明犯罪事实存在和犯罪行为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为的证据。

无罪证据是指能够否定犯罪事实存在,或者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

3.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言词证据是指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具体表现为人的陈述。

实物证据是指以实物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具体表现为物品、痕迹和内容具有证据价值的书面文件。

4.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根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证明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是指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也就是说,指某一项证据的内容,无需经过推理过程,即可以直观地说明犯罪行为是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实施。

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的证据。间接证据必须与案内的其他证据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证据体系,才能共同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

例题分析:

1.(多选)下列选项属于刑事证据中直接证据的是( )。

A.犯罪嫌疑人供认其实施了某项犯罪行为

B.目击证人陈述的何人实施某项犯罪行为的证言

C.被害人指控何人实施某项犯罪行为的陈述

D.被告人日记中关于自己实施某项犯罪行为的陈述

【答案】ABCD。解析:凡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即为直接证据。具备条件:第一,单独一个证据直接证据,第二,能够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第三,证明方式是直接的,无需经过推理过程。实践中直接证据主要有以下五种:其一,当事人的陈述。包括刑事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其二,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其三,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其四,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视听资料。其五,在特定情况下,能直接证明是谁实施了犯罪行为的物证。ACD属于当事人陈述,B属于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证人证言。故本题答案为ABCD。

更多法律知识考试,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法律知识考试: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的相关规定 ♂ 法律知识考试: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的相关规定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考试《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的相关规定》,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刑事诉讼法》考查得越来越细致,但考点都属于比较基础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将一起学习下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什么是证据?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以下是关于证据的具体知识点,

一、证据的种类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二、举证责任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三、证据应符合的条件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四、非法证据的效力

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练习题

1、非法手段获得的证据无效。

答案:B。解析: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题目表述过于片面,故本题答案错误。

2、下列属于刑事诉讼法中证据的是( )

A、物证 B、书证 C、证人证言 D、鉴定意见

答案:ABCD。解析: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的种类主要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故本题答案为ABCD。

相关推荐:

刑事诉讼法修改亮点

刑事诉讼法辩护制度考点总结

法律知识考试:刑事责任年龄 ♂ 法律知识考试:刑事责任年龄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考试《刑事责任年龄》,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曾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12岁的小东(化名)为了上网,费尽心思偷家里的钱,父母多次劝告甚至殴打都起不到任何作用,为了顺利偷到爷爷奶奶的钱,在一天早晨小东用才到将年迈的奶奶看成重伤,将前来阻止的爷爷砍死,一死一伤的结果可谓是非常严重的,但对于小东来说,是否能够像正常人一样承担刑事责任呢?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根据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2岁的自然人实施社会危害行为的,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年龄是事业单位中比较常考的知识点,内容比较简单,但要注意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才会事半功倍。

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包括三种,分别是无刑事责任年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一、无刑事责任年龄是指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论实施了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承担刑事责任。例如十三岁的孩子杀人,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二、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对八种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八种行为分别时: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例如十五岁的孩子故意杀人的,构成故意杀人罪,承担刑事责任。十五岁的孩子去银行里盗窃了50万的财产,但是对于盗窃不构成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要注意的是相对责任年龄是对八重行为负责,而不是对八种犯罪负责,既只要实施了八种行为就构成犯罪,如15岁的小明绑架了一名3岁儿童,并且在绑架过程中杀害了被绑架人,虽不构成绑架罪,但构成故意杀人罪。总结口诀:烧杀淫掠、伤贩爆投。

三、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十六周岁以上的人,对于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会承担刑事责任。例如十七岁的人实施盗窃、故意伤害等行为都承担刑事责任。

从上述知识点可以看出,十四周岁以上的人都有可能会构成犯罪,但是十四周岁以上十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还不健全,所以对于十四周岁以上十八周岁一下的未成年人如果实施了危害行为,虽构成犯罪,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是指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能将应当改为可以。例如十五岁的孩子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虽构成犯罪,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老人,如果故意实施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例题:下列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是( )

A、小雨,15岁,盗窃价值50万元的财产

B、小雪,17岁,未取得驾照开车撞死一人

C、小华,9岁,在弟弟的奶瓶中放入老鼠药毒死弟弟

D、小芳,15岁,协助运输毒品

答案:B

刑事责任年龄是刑法中比较常考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常以案例的形式出现。在学习一定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例子来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对三个年龄阶段进行记忆,并通过做题来掌握考试思路,用理解--记忆--练习不断来巩固知识点。

相关推荐:

刑事责任年龄降低的必要性

如何学习犯罪主体之刑事责任年龄

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年龄

法律知识考试:刑事犯罪主体之自然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法律知识考试:刑事诉讼之证据的分类、法律知识考试:刑事犯罪主体之自然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1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