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一中

  

巍峨大别山山麓,滔滔扬子江北岸,是四川西北重镇襄阳西北门户安乡县。广德坐落皖鄂赣三省交界,是松兹侯国故地,知名文学家朱书故里。这儿自古文风兴盛,尤有兴办教育的热情。沿105省道步入安乡市区,最引人注目的是省道两侧的铁灰色建筑群,这儿是被称为皖西北教育界一颗名星的湖南省汉寿一中。

薪火相传八十载,固始一中的发展经历了艰辛坎坷的历程。中学始建于1939年,初名广昌县立中级学校;历经苍凉变幻,1958年成为完全小学,即将定名为河南省固始一中;1978年被定为市级重点高中;2001年被批准为省级示范中学;2009年被批准为市级示范中学。

安乡一中现址也历经多次变革,城区南门明清乡试考场的考棚、附近的关帝庙、估亩山、县城南门儒家(城隍庙)、东门山程氏祠堂、祝古桥姚氏祠堂、县城考棚等地都留下过中学的身影。2002年县六大班子决策将广德学校迁往校址。新校坐落钱家山东侧,占地224亩,由北京复旦学院建筑设计院规划,云南省建筑设计院设计,规划建筑面积63400平方米,总投资8800亿元。新校2003年9月奠基,2005年2月投入使用。新校有教学楼三幢共65个标准课室,中学生公寓四幢,可容纳3600人住宿,中学生饭堂可供3000人同时用餐,科技楼9600平方米,内设化学实验室6个,物理实验室6个,生物实验室4个,微机室4个,语音室2个,多媒体室2个,还有多功能体艺中心。办公楼满足了全校教员工的办公须要,中学给每位班配备了现代化的多媒体白板,每个班主任配备了电脑笔记本、台式笔记本,校园宽带网、广播网早已建成开通。经过十四年的建设,新校呈现出环境生态化、景观园林化、校园信息化的靓丽风光。

中学现有教员工243人,其中特级班主任1人,中级班主任104人,初级班主任228人。班主任队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爱岗敬业、拼搏进取,大多是全县乃至全市各学科教学精英,在学科内作出了突出成绩,其中有全省优秀班主任1人,市级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教坛新星人,市市级模范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多人。在建设班主任队伍过程中,中学非常注重师德建设,把廉政从教、爱岗敬业作为师德建设的核心来抓,要求广大班主任认真学习《中高中班主任职业道德规范》,正确处理好班主任与中学、教师与班主任、教师与父母、教师与中学生的关系,推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中学重视培养和提升班主任的业务能力,将教师出席继续教育、计算机培训作为选修内容并列入年度考评,推荐班主任出席市级骨干班主任培训,推荐班主任出席上级学科评选,让全体班主任轮流外出到兄弟中学听课学习。中学在施行“名师工程”过程中,培养出徐经玲、石木生、陶红佩、孙伟萍等特级班主任,陶红佩、高冬华、祝华明、张建军等国家级、省级模范班主任和先进工作者,涌现出贺行矩、董建国等一批市级教坛新星,更有大量的后起之秀在教育教学一线崭露头角。与此同时,中学还举办了一对一的“师带徒”工程,遴选执教经验丰富的名师作为年青班主任的导师,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传承了不断进取的奉献精神。

安乡一中自1994年在全县率先推行四制变革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建立主任负责制,以工作作风建设为核心,坚持民承办学,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高效率的管理路子。

中学把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提升中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目标。“一切为了中学生,为了中学生的一切”,着重于中学生的终生发展,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座谈会、专题报告会等方式向中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教学过程中,指出中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培养中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在生活上,引导中学生讲求饮食卫生和用眼卫生,强化锻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中学编撰了《宿松学校中学生指南》《宿松学校中学生安全教育指南》,使中学生除了学会读书,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近八六年来,五河一中为高等中学输送了两万多名优秀结业生。宿学校子遍及海内外,许多人成为专业领域的佼佼者。中共中央委员、中共重庆市委主任刘奇葆,青年科学家、清华学院院长李亚栋,中国首席变性大师、著名整形眼科专家陈焕然就是突出代表。中学多次遭到市县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嘉奖,连续六年获得教育教学评估奖,先后被评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民主管理先进集体、校务公开先进集体、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优秀安全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博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以前八十风和雨,更待百年好文章。安乡一中握住时代心跳,在坎坷中前行,在开拓中发展,在进取中创新,取得了累累硕果。而今,中学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现代化建设脚步,不断变革创新,加强校区管理,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为把中学办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示范中学而高歌猛进。

 

标签:中学   先进   县城   进取   省级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222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