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区萧山区考教育综合知识必背教综来啦!

  

必念的教法来了↓

一、简述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与社会生活区分开来;

2、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实现了原始状态下的机会均等;

3、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文字,没有书籍,教育内容和方法都很简单。

2.简述古代社会的教育特点

1、古代教育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师资队伍;

2、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层次性特征;

3、教育与社会生产劳动相分离;

4、古代社会,由于文字的发展和经典的出现,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功能完善。

5、教育方式提倡书籍、死记硬背、强制体罚、棍棒管教;

6、形成公办与民办学校并存的教育体系;

7、形成个别教学或集体个别教学的教育组织形式。

三、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1、依法废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实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2、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公共教育的兴起;

3、教育逐步确立了实用性、功利性的教育目的。 随着科学教育的兴起,教育内容日益丰富;

4、学校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5、创建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教学体系;

6、教育逐渐摆脱宗教的影响,世俗化;

7、重视教育立法,落实依法教学。

4.简述教育学科的特点

1、教育研究对象的普遍性、世俗性;

2.问题域的恒定性和答案的不确定性;

3. 学科基础的广度和跨学科性质;

4、理论类型多元化、学科路径多元化;

5、学科属性的全面性和层次化的理论结构。

5、简述教育发展趋势

1、教育研究课题不断拓展;

2、教育研究基础的扩大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科精细分化与高度融合同时进行;

4、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6. 简述教育学的价值

1.反思日常教育经历;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 交流教育理论和实践。

7.简述教学的特殊作用

1、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人的经验的活动形式,使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秩序和节奏,从而大大提高教育效率;

2、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认知规则编写教材,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介;

3、教学在老师的指导和精心安排下进行;

4、教学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8.简述遗传品质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类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类发展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

4、遗传品质本身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9.简述环境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成为现实;

2、环境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速度;

3、环境对人的影响广泛而微妙;

4、社会生活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10.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

(一)学校教育是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特殊社会环境

1.学校教育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

2、学校教育计划性强、系统性强、组织性强;

3、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培养人的工作;

4、学校教育可以调节、控制和利用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辩证地看待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学校教育的作用不是万能的;

2.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引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11.简述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

1、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动力;

2、主观能动性是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

12.简述经济对教育的制约性和决定性作用

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动力;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的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

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学校课程的设置和内容;

5、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13.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再生产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技再生产最有效的形式; (继承条件;扩张;高效率)

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14.简述政治对教育的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

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领导;

2. 社会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和程度;

3、社会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15.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来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改善和发展;

3、教育通过形成舆论和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16.简述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人们的教育观念;

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

3. 社会文化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17.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18.简述人口对教育的限制作用

1、人口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2、人口规模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

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4、人口素质影响教育质量。

19.简述教育的人口函数

1、教育是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3、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20.简述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有其自身的质量规定;

2、教育具有历史传承性;

3、教育与社会发展不平衡;

教育独立表明:

1、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特性;

2. 教育必须对社会进行批判;

3、教育必须有选择性地适应社会。

当然,教育的独立毕竟是相对的。 我们既要反对抹杀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形而上机制,又要反对绝对扩大教育独立性的历史唯心主义。 教育与社会紧密相连。 我们不仅要超越教育来看待教育,同时还要回归到教育本身及其内在本质。

21.简述我国教育宗旨的基本精神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的本质;

2、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教育工作者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

4、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5.培养教育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22、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

1、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一致;

2、老式的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规模工业生产需要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23.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对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 素质教育把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 它本质上是教育价值取向的变革。

24.简述质量的内容

1、政治素质教育

2、思想素质教育

3、道德素质教育

4、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5.身体素质教育

六、心理素质教育

(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25. 简要描述学生的基本属性

1、学生是积极主动的人;

2、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

3、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26.简述中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1、生理成熟期提前;

2、学习目的多元化、实用;

3、多元化的价值观、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

4、增强自我意识和一定的社交沟通能力;

5、心理问题增多。

27.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由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决定)

2.创造力

教师需要因材施教,重新组织、重构教学内容,需要一定的教学机智,即“教学有方法,但没有固定方法”。 (教学智谋:是快速、恰当地适应优秀教育情境的能力)

3、示范(教师劳动最突出的特点,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最大区别)

4.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延伸性

5、长期性、协作性、艰苦性等。

28.简述教师的专业素质

1、高度的职业道德

2、先进的教育理念

3、合理的专业知识

A.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要基础)(本体知识)(经验越丰富,从两个来源学到的东西就越多)

B. 广泛的文化和科学知识(本体知识)(大学教育对于专业知识和常识都很有价值)

C、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条件知识)(学者不一定是好教师)

4.精湛的专业能力

5、身体素质强

6、健康的心理素质

29.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教师教育

2. 新教师入职指导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教师自我教育是职业理想、职业情感、专业技能、职业作风形成的关键)

30.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富勒老师聚焦阶段理论(四个阶段)

教学前的注意力阶段; 早期生存关注阶段; 关注教学情境的阶段; 关注学生的阶段

2.费斯勒的教师职业周期理论

职前教育阶段; 指导阶段; 能力建设阶段; 热情成长阶段; 事业挫折阶段; 稳定和停滞阶段; 事业低谷阶段; 职业退出阶段

31. 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1.树立良好的职业自我意识

2、制定职业发展自我规划(自我分析、环境分析、确立目标、形成职业发展路径)

3、以日常教学生活为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提高

A.日常教学反思

B.个人行动研究

C. 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

D. 同行交流与合作

E.超越教育,谋求发展

32.简述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方式:

1、课堂教学活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途径。

2、课外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补充。

方法:

老师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互动

5、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完善人格

学生 1.尊重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劳动成果;

2、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自律、自爱、自尊、自强,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3、积极与老师沟通,努力与老师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33、简述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趋势

一、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二、切实普及义务教育

三、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四、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5、实行终身教育

34.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1. 组织自主性和自愿性

2、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3.内容的灵活性和广度

4. 过程中的实用性

35.简述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

一、思想政治活动

2.科技活动

三、文艺活动

4.体育活动

5、社会公益活动

36.简述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群众性活动

(特点:规模大、时间短、人数多)

(活动类型:集会活动、展览展示、演出比赛、学科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参观、游览、文体活动)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团体活动类型:学科组、文艺组、体育组)

3.个人活动(课外活动的基础)

37.简述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

1、明确的政治性、方向性和教育目的;

2、目的明确,周密策划;

3、坚持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

4、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差异;

5、因地制宜,因地制宜。

38.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概念

1.突出学生主体

2. 学生生活

3、注重学生的实践

4、注重综合活动

39.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1、综合实践活动是体验式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3、综合实践活动是延伸到学生生活领域的综合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课程。 (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课程)

40、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

1.确定主题

2. 检索文献

3、设计研究

4. 收集信息

5. 分析数据

6. 得出结论

41.简述教育研究的意义

1、提高教育质量

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3、丰富教育科学理论

4、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4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教育实践的功能。

1、帮助教师准确理解问题;

2.为实践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老师对学生进行预测和干预;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43.简述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一)教师成长因素:个人因素、情感因素、系统过程

(二)教师发展刻意培训

1、以教研组为基础的教研活动

2.微教学

3、教学策略培训

4、教学反思

5. 行动研究

44.简述感知的特点

1. 整体性

2.选择性

3、可理解性

4. 恒心

45.简述良好记忆力的培养

(一)运用记忆规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让学生清楚地理解记忆的目的和任务;

2、充分利用无意识的规则来组织教学;

3.让学生理解并具体化所记忆的内容;

4、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征进行教学。

(二)按照遗忘规则有效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 分布式评审

3.尝试将回忆与重复记忆结合起来

4、审查方式多样化

5.进行适当的超额审查(150%)

46.简述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2、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记忆储备;

3、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力;

4、采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47.简述注意力的质量特征

1.关注的广度;

2、注意力分配;

3、注意力稳定性;

4、转移注意力。

48.简述注意力规则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善于运用无心注意规则

1、尽量减少刺激物对学生的影响;

2、在学生的内在状态上下功夫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1、明确目的、任务和意义,引起有意关注;

2、发出信号并及时提醒;

3.提出问题并引起注意;

4、提出批评和警告。

(3)善于利用两种注意力相互转换的规律

49.简述教师诉求在教育中的作用

1、教师的号召力是吸引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

2、教师良好的心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教师稳定的情绪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教师的诉求帮助学生正确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50.简述善意与品质的培养

1、加强人生目的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锻炼意志克服困难的直接经验;

3、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和榜样作用;

4、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加强自我训练;

5、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

哎呀,怎么只有50个啊? 正如承诺的那样,有 100 个。 别担心,好东西都在下面。

 

标签:社会教育   政治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239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