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法律知识之土地承包(农民起义之我见(一))

  

今天事业单位考试题库网(luzai.cn)给各位分享农村法律知识之土地承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民起义之我见(一)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农村法律知识之土地承包

2、农民起义之我见(一)

3、农民起义之我见(二)

4、农谚积累之二十四节气与农业

农村法律知识之土地承包 ♂ 农村法律知识之土地承包

【导读】

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考试《农村法律知识之土地承包》,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莱康村”的故事让我们措手不及,但这也提示我们了一个新的关注点也就是农业农村,那么在农业农村中有哪些法律知识呢,经过数据的统计,我们发现在农村中最多的矛盾是由于家庭关系产生的,其次就是农村的土地纠纷,下面我们就如下案例来给大家介绍关于土地承包的一些法律规定:

某市南江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小山村,这里群山环抱,天朗气清,河湖秀丽,风光宜人,而且物产丰饶,盛产瓜果梨桃。村子里的耕地更是肥沃,适合栽种优质的水稻。有一天,在南江村的村委会大院里,村干部们召开了一次村委会会议,会上经全体委员一致表决,同意将村内荒山上的10亩山地,承包给邻村西江村村民唐某经营,并约定承包期20年,承包费用30万元,主要用于栽种瓜果林木,会上,经双方一致同意达成了口头协议。但是,在承包之后,唐某外出创业,疏于对承包地的管理,杂草丛生,一直持续长达五年。后来,本村夏某本也在山上种植果树,但因增产面积不够找到了村委会,村委会见唐某迟迟不归就将10亩山地又转包给了夏某,并且双方签订了正式的土地转包合同。于是夏某在山地上种植了果树,出产的水果品质极好且产量很高,后来唐某从外地回来听说此事后,非常生气,一气之下去山上砍光了夏某的果树,夏某因订单完不成损失极大,愤怒的找到了村委会。

问题:南江村村委会的做法存在哪些问题?

第一,承包的程序不正确,根据《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二条,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可知村委会自行开会决定没有按照法定流程进行土地发包。

第二,协议的形式不正确,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可知口头协议的形式不合法律规定。

第三,发包方没有行使应有的权利,根据《土地承包法》第十四条,发包方享有下列权利:发包本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本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监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制止承包方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的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二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可知村委会没有对抛荒行为进行制止没有收回承包地,没有行使应有的权利。

第四,村委会不该擅自将土地转包给夏某,根据《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条,承包方享有下列权利: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依法互换、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土地经营权;承包地被依法征收、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可知土地经营权转包的主体应是承包方而不应由村委会进行转包。

现在,是不是对法律中土地承包问题有所了解了呢。

相关推荐

《农村土地承包法》新知识点

法律知识考试: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担保抵押的重要意义

农民起义之我见(一) ♂ 农民起义之我见(一)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农民起义之我见(一)》,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农民起义真的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吗?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它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有两点,一是它以西方基督教教义为起义纲领,又融入了洪秀全个人的起义思想,最终形成了太平天国运动完整的起义纲领。二是它起义后颁布了具有所谓的共产主义性质土地改革方案《天朝田亩制度》。但是最后,在基督教义指导下的轰轰烈烈的起义失败了,听着无比美好的《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也并未实施,清王朝未被推翻,广大中国人民仍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以农民为主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被历史学家们扣上了一顶很沉重的帽子: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

历史课本上说农民起义是封建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自封建社会以来每隔百十年,中国大地上就会有一次农民起义“沉重的打击地主阶级的统治”,“调整生产关系”,“迫使后继王朝及时调整统治政策”,“推动历史前进”。比如那些耳熟能详的大规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瓦岗寨起义、水泊梁山起义,到最近的李自成洪秀全起义。除去这些大型起义外,地区性,局部性的起义更是遍布中国历史的每一页。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众多农民起义中规模最大的,它的失败有一定的代表性。农民阶级能不能救中国?不能,至少在太平天国运动及之前的农民阶级都没能救中国。可怎么判定什么是能救中国?什么是不能救中国呢?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人类社会经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到达共产主义社会。哪个阶级能够把社会向前推进,能使社会性质能够向更高级转变,那么它就是先进的。同理,如果太平天国运动及其之前的农民阶级能够推动中国社会向更高的社会形态发展,那么它就是救了中国,或至少是改变了中国。但是,他们没有!太平天国运动之前的数千百次的农民起义也没有推动中国社会向前进步,一个又一个农民起义在起义过程中有的被当朝歼灭、有的被其他起义军兼并、有的自生自灭。最终成功的起义,它们的结局还是又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封建王朝。这些起义的农民本想通过起义推翻一个压迫者,但到头来他们自己又成为了一个新的压迫者,绕了一圈又绕回去了。

历史前进的“动力”

“农民起义是历史前进的动力”这句话在中国还是很有效的。中国的农民起义不是温柔的改良,它的使命不是寻求变革或改良,它的使命是彻底的“改革”—改朝换代。它规模巨大,破坏力惊人,每个起义的农民都满腔怒火。没有吃,没有穿,老子反了!他们想推翻现有的王朝,建立一个能使自己吃饱穿暖有房住的朝代,如果能让自己当皇帝就更好了!

有的起义成功了,起义农民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有吃有穿有房住,有的还当上了皇帝,比如刘邦和朱元璋。更主要的是他们实现了从农民到地主的华丽转身。他们变成了当初他们最恨的人,就是那些曾经逼的他们起义造反的地主和官吏。不知他们会不会忘记自己曾经所受的苦难,又去重新压迫那些曾经的自己?答案是他们会的。不但重新压迫而且是变本加厉的压迫。看来历史真的不但万分相似,并且还会重演。如此循环往复,向前推进。

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历史上数千百次惨烈的农民起义,并没有带来基本制度上的突破和创新,没有为中国历史冲破循环状态提供任何可能。农民起义的目的不在于摧垮不合理的制度,而是进行调整和维护那样的制度。它是对封建制度的一次大修,一次保养,一次升级,而不是革命和创新。农民起义只是专制主义释放矛盾的一种调节机制,就如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释放一样。农民起义如同越狱,而每一次越狱之后新建起来的牢狱设计的就更加科学合理,抗爆性更强,越狱变得更困难。可怜的农民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比以前更严密的控制,更坚固的监狱,更好的驯服和驯化。

相关推荐

常识判断模拟题

人文常识之乐律

农民起义之我见(二) ♂ 农民起义之我见(二)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农民起义之我见(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苦难的中国农民

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辛苦,最不容易,且是经受苦难最多的群体。他们被严密的控制着,古代的政治家们想出了太多的户口制度,这就是国内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被毫无遗漏地织入帝国的行政网络之内。不许随便迁移,不许随便改变职业。你说我想去城里打工不想种地了,那么不好意思,你就等死吧!而且是满门抄斩,甚至是祸连邻里。所以不必说我们现在搞的城镇化,更不必说那时满天下乱跑的起义了。想提着刀枪到处跑,门都没有。除此之外,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剥夺农民的财富以供养封建统治者自己,对农民征收的各种租税,实际上也远远超过官方字面上的“十五税一”、“三十税一”之类的限额。中国的农民,也只有在农民起义后建立的新王朝初期几十年内能够温饱,略有剩余,而其余大多数时间里都处于为温饱而艰难奋斗中。就连这低水平的生活也会被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所打断。更为奇怪的是,每当一个王朝进入它的中后期庞大的官僚机器和官僚队伍就像恶性肿瘤一般进入无法抑止的膨胀阶段,贪官污吏也变得更多,自然灾害这时也会跑来凑热闹。因此结局就是农民的生活更加困苦,甚至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饿死在自己面前,比如朱元璋。既然事已至此,农民兄弟们只有反了。

既然中国农民起义如此之多,中国农民改朝换代的意愿如此之强烈,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革命,最尚武,最关心政治的农民。可事实显然不是这样。众所周知,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一提起中国农民,大家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罗中立油画《父亲》中那个满脸苦难、善良、坚忍的形象。他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最能吃苦、最能承受社会不公正的群体。但这样的人却甘愿以生命为代价来选择起义,解释那可能只有一个:被逼无奈,走投无路 。

可怜的农民兄弟

造反,一个多么雄壮,多么革命的词汇。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剧版《水浒传》,听到有人喊:“哥哥,咱们反了吧?”的时候,我都会不自觉的浑身燥热,同时攥紧拳头心里激昂地回应道:“反了!”。但在封建社会里,“造反”却是无比丑陋,罪恶,无比让人避之不及的两个字。造反不仅意味着一个农民要冒被满门抄斩的风险,而且还要与他自己的世界观,道德观为敌,所以他们不仅肉体上难受,而且精神上痛苦。但坐等饿死是死,起义被杀也是死,还是被杀的死比较好,毕竟死前还能饱食几天。所以感觉中国的农民起义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叫天天不灵呼地地不灵的歇斯底里,而不是一种有计划、有意识、有组织的行动。一人带头,群起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缺的只是一个“带头大哥”。而这些起义领袖们其实也只不过是被饥饿折磨的丧失了理智的人,他们甚至可能都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起义,无非是纠集了一些人抢些吃的穿的。然后又稀里糊涂中发现自己居然成了整个社会的敌人,成了官兵围剿的对象。这是他们只好拿起身边的菜刀或锄头试图抵抗一下。于是,起义开始了。

以前握惯了锄头的手,现在笨拙地握住了武器。雪亮锋利的刀枪让他们感到新鲜和刺激,刀枪割断了土地系在他们脚上的镣铐,让他们突然感觉到难以承受的自由,身体轻飘飘的,脑袋晕乎乎的,像是飞上了天空,感觉好极了!这些淳朴善良且逆来顺受的农民突然变成了另一种不被人们所了解的种群。他们的生活完全靠暴力来维持,抢粮抢钱抢衣服,也抢女人,抢完之后还要放一把火烧掉。这就是为什么历朝的宫殿除清朝故宫外都没有保存下来的原因,故宫得以保存主要原因是因为清王朝不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明末的张献忠起义,更是把农民淳朴的对立面—残暴,诠释的淋漓尽致张献忠所到之处以是杀、杀、杀!杀男人、杀妇女、杀孩童,最后对四川进行屠杀,难以想象竟是这些淳朴的农民所干出来的事情。

可怜的农民兄弟们,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而走上起义反抗的道路,但大多数都在成名之前默默无闻地死于枪林弹雨之中,有的虽然一时占地称王,掀翻了旧王朝,但在短暂的安定一段时期后胜利的果实最终还是会被贵族们夺取,例如隋朝末年瓦岗寨的程咬金,虽一时的做了皇帝,但最终还是被更善于权术的前朝贵族李氏收服;有的距离一统天下只差了几步之遥,却终因个人素质原因,抵御不住色、利的诱惑,意志被消磨殆尽,最终功亏一篑,比如洪秀全;虽然农民阶级被扣上过许多无比沉重的帽子,但在我的心中,他们永远都是最善良、最淳朴、最无私的人,没有之一。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种了粮食供我们吃,种了棉麻供我们穿,我们没理由嘲讽,看低他们,更不应该把一些本不属于他们的帽子扣在头上。中国农民存在于世上的全部任务仿佛就是做提供剩余产品的顺民,他们长久的被自然、宗教、政权和意识形态所捆绑束缚。他们失去了自我意识。他们的独立人格、自由个性、主体意识被狠狠地压制着。他们苦啊!

当代中国,城镇化建设活人的展开着,而农民的城镇化意愿最为强烈。他们渴望良好的医疗服务,便利的出行条件,舒适的住房条件,能够保障晚年生活的保障制度。我想,城镇化会满足这些善良淳朴的农民的愿望的,与其说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倒不如说是城市对农村的回馈,是城市人口对农村人口的感恩!

相关推荐

社会话题之“亚健康工作状态”

公共基础知识之文学常识小练习

农谚积累之二十四节气与农业 ♂ 农谚积累之二十四节气与农业 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 申论答题技巧 法律知识 政治知识 |科技知识 经济知识 |公基复习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农谚积累之二十四节气与农业》,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的重大发明,已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农业活动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天气及播种、收割、收获的农谚: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麦怕清明连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下雨烂谷箩。

更多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农村法律知识之土地承包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农民起义之我见(一)、农村法律知识之土地承包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48923.html